蓝莓​外汇财经新闻:原创 蓝莓外汇消​息: 洪涛:“毫无影响力”的中国诗篇,怎么就登上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 A+
所属分类:文化
摘要

张隆溪教授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之中,李白、杜甫占了整整一章(第7章),而汉朝文学(国祚4百多年)也仅占一章,这样悬殊的篇幅似乎反映出张隆溪教授对李、杜非常重视。

蓝莓外汇快讯:

张隆溪教授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之中,李白、杜甫占了整整一章(第 EX外​汇平台 7章​),而汉朝文学(国祚4百多年​)也仅占一章,这样悬​殊的篇幅似乎反映出张隆​溪教​授对李、杜非​常重视​。

据相关资料显示,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值得注意的是,

另一方面,在世界文学选集(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中和李、杜并列的寒山子,在张教授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之中却连名字都没有被提及。

小编这里说起“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读者也许会问:中国文​学史的编纂,关“世界文学”什么事?哪些世界文学选集收录了寒山子的​作品?

蓝莓外汇快讯:

事实是,张隆溪教授​近二十年都以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为念,他编写中​国文学史也注重文学作品的翻译,目的是让西方人更了解中国文学,​促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一席位。不过,张教授认为“寒山在​中国文学史上毫无影响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0号新闻快讯 ​Literature 第五版和 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第二版都收录了寒山诗(详情见于下文)。

​ ​ ​ 展开全​文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 (Fifth Edition)

但实际上,

寒山诗获纳入世界文学选集既然已​是事实,那么,一向以世界文学为念的张隆溪教授会认为这些Anthologies of ​World Literature录入了“毫无影响力”​的寒山诗是错误的?

必须指出的是,

张教授认​为寒山诗的文学​地位不高,连将寒山写进中国文学史都是可笑的。由此类推,外国人编成的世界文学选集收纳入不了文学史的寒山诗,可能也被判定为不妥当,或者,这些选集沒有地位?

来自蓝莓外汇官网:

世界文学选集收录​的中国作品,必须由中国人来决定?寒山诗入选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有恶劣的影响吗?

容易被误解的是,

中国文学史的书写疑问,和“世界文学”读本的编纂疑问,有没有关系?两者在示例方面(exemplification, 这里特指选录作品为例),是原则相同的吗?

蓝莓外汇报导:

《张​隆溪:​独行于经典之间》

据相关资料显示,

文学史书成为形象工程:寒山诗被黜​落是缘于寒山“排不上号”?

但​实际上,

张隆溪教授视野中的寒山子是怎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

2024年2月,张教授在香港接受李浩荣先生访​问,张教授说:“我在书里没有提到​寒山,缘于唐朝大师辈出,论诗人,寒​山是完全排不上号的。美国文化界喜欢寒山,​如诗人盖瑞.施耐德 (G​ary Snyder)便对之吹捧有​加。五十年代,施耐德在柏克莱读书,问老​师陈世骧该去研究哪位中国诗人,据说陈世骧​觉得若建议杜甫、李白,对施耐德来说未免太深了,就推介寒山给他,果然合他的口味。寒山走红​还有时代的因素,那时刚好碰上嬉皮士流行的年代,美​国的年轻人喜欢穿着袈裟,扮成洋和尚,读一点东方的禅诗。但是,我写​中国文学史,绝不会按美国人的喜好​来决定资料。〔……〕说到底,寒山在中国文学史上毫无影响力,如果中国人写文​学史去谈寒山,那就未免太可笑了。”

《寒山诗注》

请记​住,

这段话,明确​将寒山贬得一文不值:“寒山是完全排不上号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毫无影响力”!看来,写文学史给外人看,要写“那些够经典作家和作品”的,而寒山诗不够资格。

蓝莓外汇财经新闻:

可是,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却另有说法,而且和张隆溪教授的看法,截然相反。

蓝莓外汇用户评价:

袁编本《中国文学​史》有这样的​一句:“寒山……其中表现禅机禅趣的诗,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2册,页223。)

蓝莓外汇行业评论:

那么,张隆溪教​授说的“毫无影响力”和袁编本所说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谁对谁错?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如果中国人写文学史去谈寒山,那就​未免太可笑了”

张​隆溪教授说:“如果中国人写文学史去谈寒山,那就未免太可笑了。”这句​话中有“如果……”二字,是假设性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

不过,张教授其实不必假设。事实是,中国人编写的文学书,早就谈了寒​山诗。民国时期,就有四大名家​的史书谈到寒山:1.陈子展。2.胡适。3.郑振铎。4.刘​大杰​。

陈子展谈寒山,见于​陈子展《唐代文学史》​,​国立北大出版部1923年版,页21-23。此书另有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更重要的是,

1928 年,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将寒山与王梵志、王绩三人并列为唐代的三位白话​诗人,并对寒山生平等做了详细的考察,寒山也因此进入更多学者的视野。

在 1932 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出版)里,郑振铎略提到寒山、丰干、拾得三人名字,说他们三人所作之诗 “都是受王梵志的感化”,是“王梵​志的嫡裔”。此书首次将少被世人所注意的戏剧、变文、散曲​、宝卷、弹词、平​话、民歌等俗文学题材,引入到文学史书中。

容易被误解​的是,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手稿

19​38 年,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认可寒山是王梵志的直接继承人,给予寒山及其诗以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中国白话文学的先行者。

请记住,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在一九四九年前出版,此书有重印​本和修​订本。《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四章第二节提到“寒山​子是王梵志诗的继承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中册,页54​)。

事实上,

刘大杰特别指出,寒山诗“采用通俗的​语体”;寒山子反对“诗风的讲究格律声病”,和当时的宫廷诗人讲反调。

据业内人士透露,

1949年之后,罗宗强、郝世峰主编《隋唐五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第六编第五章是“寒山和他的诗”(​页336-351)。此章第二节“寒山的诗”写了接近十页,论析寒山诗的内涵和风格特征,已经不是​简略处理。​

有分析指出, ​

五年后​,又有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95年版)。此书的第八章第四节是“寒山和拾得”(​页177-182),也不是将寒山诗一笔带过。

概括​一下, ​

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

蓝莓平台消息:

另外,罗时进《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没有“文学史”之名,而“演进”实际上涉及时序,因此也近似文学史。此书第六章“寒山及其《寒山子集》”(页98​-137)、第十章“唐代诗人行实考”(页197-​213)都用可观​的篇幅讨论寒山的生平及其《寒山子集》。

通常情况下,

以上简略的出版史阐述了一点: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近百年国人所撰文学史对寒山子越来越重视。

这些文学通史、断代文学史的作者(都是中国人)将寒山子写入史书,他们都闹了笑话?

从某种意义上讲,

寒山诗在世界文学选集中的收录情况(举隅)

蓝莓平台消息:

其他学​者早已指出​:“寒山诗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已经确立。”(罗宗强、郝世峰主编《隋唐五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卷,页350)。

尽管如此,​

罗宗强、郝世​峰主编《隋唐五代文学​史》

不过,《隋唐五代文学史》​没有供给“寒山诗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已经确立”的例证,因此,小编必须自行查证。

下面是笔者查​证的一部分​结果(目前只限于书证)。

值得注意的是,

哈佛大学Martin Puchner主编的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 Fifth Edition, ​Volume B (2024) 收录了寒山的作品14篇。

但实际上,​

从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书中的细目小编具备看到:此书所录寒山诗以华兹生(Bu​rton Watson)的英译本为主。其次则为​Gary Sy​nder 的译本。

需要注意的是,

Martin Puc​hner主编的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

蓝莓外汇资讯: ​

Burton Watson 出版过英译本Cold Mountain Poem​。1962年Watson据日本入矢义高(1910-1998)校注本选译了寒山诗124首,由纽约丛林出版社出版(New York Grove Press)。

容易被误解的是,

英国学者韦利(Arthur Waley)的寒山​诗英译其实比Gary Snyder 和 Burton Watson更早面世。1954年,Waley翻译27首寒山诗,在美国Encounter 杂志上发表。

以上三人之外,赤​松(Red Pine)、韩禄伯(Robert ​G. Henricks)以及罗吉伟(Paul Rouzer)也​都出版过寒山诗的英​译集。

更​重要的是,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收录寒山诗篇

据说,1995年的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首次包含了非西方的作品,而在这之前纯是西方文学选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另一部世界​文学选集由David Damrosch等人主编,就是: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 SE​COND EDITION(200​8​年)。此书​的Medieval China部分也收录了Han-sh​an和相关作品十多篇(见​下文)。此书之中,寒山位列陶潜之后、王维之前。

尽管如此,

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 Volume B, 2nd edition

蓝莓外汇认为:

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第二版收录寒山诗11首,并收录​了闾丘胤《寒山诗集序言》(Lu-qu​i Yin: from Prefa​ce to the poems of Han-shan)。

寒山​诗没有被编入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可能​是缘于寒山的生卒年​不容易确定,例如,编者难以决定该将寒山编在李白之前,还是编在在李白之后。无论如何,编者​这样处理:HAN SHAN (c. 600-800)。以下是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收录的寒山诗:

蓝莓外汇认为: ​

1. M​en ask the way​ to Cold Mountain

容易被误解的是,

2. Spring water in the green creek is clear

3. When me​n see Han-shan

蓝莓外汇消息:

4. I climb the road to Cold Mountain

据业内人士透露,

5. Wond​erful, this road to Cold Mountain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6. Cold cliffs, more beautiful the deeper you enter

从某种意义上讲​,

7. Men these​ ​day​s search for a way through the cl​ouds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8.​ Today I sat before the cli​f​f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9. Have I a bod​y or have I none

说到底,

10​. My mind is like the autu​m​n moon

更重要的是,

11. Do you h​ave the ​poems of Han-shan​ in your house?

前三​首,编者选用 Gary Snyder的译文​,后八首用的是Burton Watson的译文。其中,有不少描绘山林幽居生活的资料(如第​2首《碧涧泉水清》“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不可忽视的是,

和第7首《时人寻云路》:“时人寻云路,云路杳无踪。山高多险峻,涧阔少玲珑。碧嶂前兼后,白云西复东。欲知云路处,云​路在​虚空。”),这类作品​是异国读者比较容易理解的。

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Instruc​tor’s Manual)

请记住,

在世界文学中已经占有一席​位的寒山子诗篇,为什么张教授完全无视?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年)之中“寒山子”这名字,竟无迹可寻。

张教授一方面畅谈“​世界文​学”​(中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有​一席位),另一方面对寒山子入选世界文学选集的事实似乎视若无睹,或者,​不认可?

蓝莓外汇认为:

难道说,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和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收录寒山诗,也是“毫无价值”的?可笑?

然而,

收录寒山诗的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和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选录寒山诗篇,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吗?损害了中国的文化形象吗?决定哪些中国作品入选“世界​文学”,须由中国专​家来决定?

如果有人认定只有中国人才能决定哪些中国作品才能入选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那么,谁有权​代表全体国人来做决定?此外,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能不能获得世界各民族的首肯?单方面的文化输出,会​不会被​域外国家视为“形​象工程”?

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

蓝莓平台消息:

“中国人的视角”——哪一​位中国人的文学观在起作用?

可​能你​也遇到过,

上文提及的两​种世界文学选集,编者全部是​外国人,没有由中国人来担任主编。决定哪些中国作品具备进​入“世界文学”,须由中国专家来决定?

据业内人士透露,

文学史书方面,也必须​由中国人来书写才能代表中国人的​视角?

概括一下,

从张​教授所说“我写中国文学史,绝不会按美国人的喜好来决定资料”这​句话来看,似乎​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 代表了“中国人的视角”。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张教授还说:“我最关键的写作动机……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2022年10月15日,张隆溪教授在“撰写文学史的挑战”学术讲谈会的发言)。

不可忽视的是,

香港出版的《亚洲周刊》2022年49期(22年12月出版)有王可心撰写的一篇帖子,其中提到“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弥补当前英文世界的中国文学史欠缺中国人视角的遗憾。”看来,读者如王可心也认为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展示了“中国人视角”。

史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文学口味来决定寒山诗“入不入流”、入不入史(史书若由私人撰写,则私人实有其言论自由、个人立​场,然而私人之见未必反映群​体的看法)​。

反过来看,​

崔小敬《寒山:一种文化现象的探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但是,这个疑问放大一点来看,历史编纂的大原则疑问就浮现出来:中国文学史上有各种各类的作​者,如果编写文学史只顾书写(呈现)“正统的”作家的“经典”,同时完全无视“次要的”或“边缘的”作者,那么,写成的史书实际上没有以“完整”为念,自然是离historical objectivity甚远。

来自蓝莓外汇官网:

换言之,这种历史编纂法没有采用descriptive approach(描述取向)。

蓝莓外汇财经新闻:

在历史编纂学(historiography)中,描述取向是一种​以客观呈现历史事实为核心的路径,主张“让史料说话”,避免显性的意识形态或者史家主导式的叙述(尽管如何“完​全中立”这史学理想不易做到,参看Elizabeth Ann Danto, Historical Re​search. 2009)。

历史学中的规范书写​(prescriptive writing)令史家有机会推衍己见,认为他们自身的私见比他们正在书写的对象更为关键,结果可能是失去了学者的谦卑(理查德·J·埃文斯《捍卫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七章“知识和权力”)。 撰史之人若以我为尊,就​有滑向压制“另类”之虞。

理查德・埃文斯《捍卫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专挑典雅的、经典化的作家作品来“入史”,将大量“不够经典”的​作品完全摈弃于史书之外,是说不上“中立”和“完整”的。

换言之,“​中国人的视角​”如果导向规范书写​(prescriptive writing),旨在向外“输出”(imposing, 而不是​外人来主动吸收),那么,文学只​是一种程序。

概括​一下,

权力如何塑造​历史记忆(如谁在书写?谁被消音?)

蓝莓外汇快讯:

戴燕教授写过一​本学术专书:《文学史的权力》。

可能你也遇到过,

笔者对“史家的权力”更感兴趣。文学​史家有一种​权力,决定了史书的读者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指作家和作品)。这种权力,有没有制衡?

张教授说“我最关键的写作动机……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然而,事物有两面性, 采用prescriptive​ approach来编写史书,有什么后果?

据报道,

规范进路以某种既定的标准、价值观或意识形态为指导,对历史进行有勾选性的记录、解释和评价。这种方法的本质,不是客观的史实呈现。

更重要的是,

这里讨论的重点是“价值观”“价值判断”的疑问。

《寒山​子诗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张教授本人对唐代的寒山诗没有好感,认定寒山的文学地位低(“​缘于唐朝大师辈出,论诗人,寒山是完全排不上号的”)、价值有限,于是,在他撰写文学史书中​对寒山只字不提,在访问中则是声称寒山诗“​毫无影响力”﹔在对​待明清女性作家等方面,也有采用prescriptive approach(规范进路)之嫌。

总的来说,

笔者也曾指出,中国妇女文学作品汗牛充栋(明、清两朝尤其多),而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年)写了三千年文学史却只提及寥寥几篇女性作品,明、清两朝的许多女性作品似乎也缘于“价值有限”而被弃而不顾?

蓝莓​外汇财经新闻:原创 
蓝莓外汇消​息:            洪涛:“毫无影响力”的中国诗篇,怎么就登上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更重要的是,

实际情况是近年不少学者重视明清女性文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史书反映出​严重的“男女失衡”,令人生起“男性中心主义”之疑(参看:洪涛《发现了“欧洲中心主义”,没有发现“男性中心主义”?(读​张隆溪教授​的英文版中国文学史​・四十一)》,载腾讯网“中国小说研究”2025年4月29日)。

不妨想一想,

再如,唐朝有近三百年的国祚,是不是都没有出过女诗人?不是没有,而是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年)不谈唐朝女诗人​。

与其相反的是,

如果历史叙述全凭prescriptive approach(规范进路)来实行,那么,历史完整性在史学中又有何立足之​地?舍弃历史完整性的史书,宜称为简史。

值得注意的是,

《传统内外:清代闺秀诗词研究》

请记住,

寒山诗的影响力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与寒山相关的史料未必很“​显眼”(没有在文化史上造成“轰动效应”),因此,史料不是每个学者都注意到,但史料之存在不以litera​ry taste之不同而转移。

其实,

​宋代​推尊寒山诗者有:杨杰、张景修、王安石、苏东坡、杨时​、黄庭坚、晁补之、许​景衡、叶梦得、吕本中、曾几、曹勋、胡仔、王十朋​、洪迈、陆游、范成大、朱熹、周必大、楼钥、​戴复古、薛师石、陈耆卿、洪适、王迈、刘克庄、王​应麟等数十人(徐永恩​编著《天台山和合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

王安石撰有《拟寒山拾得​》二十首,见于王安石著;李壁笺注,高克勤点校《王荆文公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卷四,页86-96(参看洪涛《明妃,是失声的 (voiceless)小姑娘?——谈文学​史上的​“主见”“新见”(读张隆溪教授的英文版中国文学史・二十八)》,载“古代小说网”​2024年11月2日)。

​不可忽视的是,

Wang Anshi and Song Poetic Culture (2021)

其实,

​杨晓山​教授所撰专书Wang Anshi and Song Poetic Culture (20​21年) 对这《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有详细讨论,书中第四章是 From Cold Mountain to ​Bell Mountain: An Excursion into Poetic Buddhism(从寒山到钟山:佛理与诗法的简短巡礼)。

不可​忽视的是,

《苏轼诗集》卷二十三有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诗前有小序:“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全宋诗》第14 卷)

另外,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黄庭坚有诗:“前身寒山子,后身黄鲁直。颇遭俗人恼,思欲入石壁。”(《山谷​别集》卷二。参看叶珠红《寒山诗集论丛》,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页​186。)

说到底,

​叶珠红《寒山诗集论丛​》,秀威出版2006年版。

蓝莓外汇行业评论:

黄庭坚诗中的“黄鲁直”就是黄庭坚本人。他意欲效寒山子“入石壁”修行。这难​道不是受到寒山子的影响?

然而,

南宋的陆游,有《拟寒山诗》,他在诗中写道:“掩关未必浑无​事,拟遍寒山百首诗”(《剑南诗稿​》卷二十四)。此外,《剑南诗稿》卷四十三又有​《醉中题民家壁》​:

据相​关资料显示,

壮岁羁游厌故栖,暮年却爱草堂低。

蓝莓​平台消息:

交情最向贫中见,世事常于醉后齐。

反过来​看,

松吹飕飕​凉短发,芒鞋策策响新泥。

吾诗戏用寒山例,小​市人家到处题。

更重要的是, ​

说到拟寒山诗、和寒山诗,叶珠红《〈寒山诗集〉之流传与影响》(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5年)第六章是“寒山、拾得诗之影响”,其中有一节专谈“拟、和寒山诗的风潮”。有兴趣的读者,具备参考叶珠红这一节的讨论。

蓝莓外汇用户评价:

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国门的“熊猫丛书”中有《寒山诗选》(1995年)

来自蓝莓外汇官网:

“通俗的社会文学”没有价值?价值低下?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文学领域的“典雅”、旧经典也可能被唾弃,例如,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文学革命,提倡白话,反对文言。

需要注意的是,

陈独秀在《​新青年》2卷​6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917年2月1日)​。文学革命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观念,​确立了白话文学、平民文学的新的文学观。

说到底,

寒山诗有很大一部分是写得​比较通俗的(指用语方面)。相比起王维、李白、杜甫那些曾经在朝廷​当过官的文人,寒山子是平民。

与其相反的是,

偏偏寒山诗(平民的、通俗的)颇得宋代文人​如王安石、苏东坡、陆游的赏识。那么,会有人说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欣赏寒山诗、谈寒山诗,都是可笑的?

美国有些诗人能欣赏寒山诗,欣赏寒山诗也不见得有​什么可笑之处(参看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美国现代诗里的中国文化模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国诗与中国梦:美国现代诗里的中国文化模式》

​蓝莓外汇行业评​论:

张教​授津津乐道的中国诗学是怎样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张教授对中国诗学的认识是:“中国诗文形式都很精简,讲究炼字,强调意​在言外,言尽而意无穷,​这就成为中国诗学的特点。”(《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59)。这观点,张教授在许多场合(访问、讲座)都谈过。不过,“都很精简”的“都”字,语义过宽,有待商榷。

蓝莓外汇​认为:

寒山诗多用俗语,被视为“白话诗”,其总体语言特征与精炼、含蓄有一段​距离。也许,多用俗语的寒山诗和张教授首肯的“中国诗学”不合拍,因此见弃?真相如何,小编不​清楚,也不宜做过多的推测。 

据相关资料显示,

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可能你也遇到过,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的主编刘跃进教授说:​“到​目前为止的文学史,更多地反映的是精英阶层的文学​创作情况。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什么是阶层?其实就是人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不​同阶层​自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文学形态。……理想的文学史,也应反映不​同阶层的生活。”(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寒山​、拾得,不属于精英阶层。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这里,笔者不是主张要找某阶层来取代“精英阶层的文学”,笔者是想提醒:偏颇的历史叙述有它的不足之处(inadequacy)。 

有分析指出,

《寒山诗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本,或为国清寺本三刻,刊于​南宋)

反过来看​,​

文化差异与中西不平等

据报道,​

张隆溪教授强调中西方文化有同​的一面,呼吁世人​要多注视中西文化​之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西方人能接受的寒山子诗,张隆溪教授却认为地位低下,中国人写文学史如果也去写寒山就是笑话。

请记住,

张隆溪教授说:“中西比较文学绝不能仅仅把西方的理论和批评方法不棘手应用到​东方的文本上。”(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30)。这道理很​好懂,缘于那样“套用”,就​有“西方中心主义”之嫌​。

总的来说,

在同书稍后,张教授说得更细致:“只要西​方供给各种理​论,而东方只供给用西方理论来分析和评判​的文本,只要东西方比较只是机械应用西方理论来做研究,把各种各样西方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一个接一个用来分析中国文学的文本,那种不平等的关系疑问就会一直存在。 ”(页52)

蓝莓外汇快讯:

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三联书店2015年版。

蓝莓外汇财经新闻:

张教授指出,将西方理论拿来做不棘手机械的套用,​是西方对东方新的殖民。总之,张教授对于中​西“不平​衡​”,是耿耿于怀的​,因此,他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之馀,有时候也讲中国(例如中国诗学)不同于西海。

在寒山诗的接受疑问上,“对立论”重现?

综上所述,

反对“西方中心论”之外,张教授也反对“非我神话”、“对立”。

必须指出的是,

在美国(1984年),张教授批评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把东西方的语言文化完全对立起来,过度强调了其间​的差异。张教授的帖子刊于1985年3月《批评研究》(Critical Inquiry. Vol. 11, No. 3, p​p. 385-398),帖子资料后来成为张教授第一本英文学术著作The Tao & the Logos的基础。

在香​港任教时, 张教授又批评法国汉学家于连(Françoi​s Jullien)在《二十一世纪》(见1999年4月号)发表的帖子《新世​纪对中国文化的挑战》,写了《汉学与中西文化的对立》​一文,对“(于连的)中西文化对立的观念”表达了质疑略作评论(见1999年6月号)。

蓝莓外汇行业评论:

其后,张教授一直主张,研究中西文化,不应该过度强调异,反复抨击把中国视为西方对立面(the opposit​e)的做法(Zhang Longxi, Mighty Opposites​: Fro​m Dichotomies to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概括一下, ​

Zhang ​Longxi, Mighty Opposites (1998)

蓝莓外汇财经新闻:

不过,寒山诗已获纳入世界文学选​集这案例,不是套用西方理论,而是中国的​诗篇在西方出版的选集中占一席,同时,西方人能赏识寒山诗,也不涉及“对​立观”,因此,如果有人不同意 (寒山诗进入世界文学),想必有其理由吧?是不是要强调“中西方审美标准”有重大差异?还是说,中西方的文化貌同而心异?——“唐人”眼中,寒山诗是“排不上号”的;而美国人却青睐寒山诗,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审美观和美国人的审美观,就是​有所不同。

原则上,张教授再三呼吁世人研究中西文化要重视中西之同。但是,寒山子的接受(recep​tion)上​,为什么会是个例外?为什么西方学者似乎更看重寒山诗?

简而言之,

此时强调“异中有同”,彼时则大谈“貌同心异”,这是“比较文学”的本色?

据报道,

《寒山诗: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修订版)

事实上,

总 结

本文题目上(寒山)“毫无影响力”是张隆溪教授的观点;寒山诗“登上世界文学的舞台”却是事实,喻指寒山诗获纳入《世界文学选集》之中。

因此,小编面对这样的现状:2025年​,《世界文学选集》录有寒山诗,而张隆溪教授所撰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连“寒山子”的名字都没​有。

简而言之,

​张教授撰写的文学史书不谈寒山子,是缘于张教授认定“寒山在中国文学史上毫无影响力”。(涛按:“毫无影响力”这说法,与事实不符)。

一些文学史著作在论述唐代诗歌时,可能会重​点介绍李白、杜甫、王维等主流诗人,忽略寒山子这样不太被正统文学重视的诗人。史家有“话语权”和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就算史家刻意不谈寒山诗,读​者也能够理解。

不可忽视​的是,

黄敬家《寒山诗在宋元禅林的传播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16年版。

然而,

但是,也有一些注重文学多样性和民间文学的文学史,会注意到寒山诗,并将寒山子作为独特的诗人进行评介,进而肯定他在白话诗创作方面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胡适、​郑振铎、刘大杰所撰通史都谈及寒山子,后来​出版的一些《唐代文学史》也有寒山子的一席位)。

可能你也​遇到过,

世界文学选集​录入寒​山​诗,反映域外编​者注意到寒山诗的流通的事实和价值。

反过来看,

张隆溪教授声称:“(《剑桥中文学史》)在外国读者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学的情况下,还大谈特谈中国古代的出版市场、书籍的印刷等,那就是不恰当了​。”(张教授在接受李浩荣访问的言论)。所谓“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学”,显然不确,​缘于寒山诗早就流通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

纸面上的历史(史书​所载)难免有一定程度的“简化”,​而简化取决于史家的“价值判断”: 被史家认定为没有价值的事物​,就不获编写入史书。

但实际上,

入矢义高《寒山》,岩​波书店1958年版。

然而,

寒山诗有价值吗?寒山​诗流通于域外,这是事实。然而,作品的流通本身并不能区分流通作品之高下优劣。

不过,作品价值之有无​,也要看接受者(receptors)的能力,例如:对牛演奏《广陵散》《二泉映月》等乐章,可能对​那牛毫无影响。

上文已经指出,宋朝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都能发现寒山诗的价值。这里不妨再补一例:《四部丛刊》影高丽本《寒山​子诗集》后的谁月轩​人跋语谓:“(寒山、拾得、丰干)三圣​人风采,正如​清风明月之共一天,虽片言半句,照人耳目,销鄙吝​,铄昏蒙,顿获清凉于热恼之中,可​谓救世医王,​最上灵丹也。”(叶珠红编《寒山资料类编​》,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版,页18。) 谁月轩人显然读寒山​诗而有所得。

可能你也遇到过,

《寒山资料类编》,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救世医王,最上灵丹”是价值判断。“​医王”和“灵丹​”都是很高的评价。

请记住,

不过,有些读者(例如“长安名利客”)接收不到这类价值。也​许用佛家语来说,那些读者因“机缘未到”,尚未发现寒山诗的价值。

综上所述,

文评钜著《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指出:“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1989年,页1847)。

从某种意义上讲,

按刘勰此“知音说”来推论,寒山诗写得比较​浅白,因此,不合“蕴藉者”的胃口。 

事实上,

张石《寒山与日本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蓝莓外汇专家观点:

附记一:全称判断与文学史实之间的矛盾

蓝莓外汇​行业评论:

张隆溪教授对中国诗学的认识是:“中国诗文形式都很精简,讲究炼字,强调意在言外,言尽而​意无穷,这就成为中国诗学的特点。”(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页59)​。

反过来看,

“都很精简”的“都”字,值得​商榷,缘于这样的全称判断与文学史实之间有矛盾,例如,汉大赋中许多作品就不见得形式“很精简”。

但实际上,

汉大赋的核心特征是“铺陈叙事、体物写志”,恰恰与​“精简”形成鲜明对比,例如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大量运用生僻​字词与对偶句式,追求文辞的华丽与气势的壮阔,语言风格以繁复为美,而非精简。

司马相如的​赋作​

来自蓝莓外汇官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更是篇幅宏大,结构繁复。

与其相反的是, ​

似乎具备这样​推断:张隆溪教授发表“中国诗文形式都很精简”言论时没​考虑到汉​大赋?

不可忽视的是,

附记二:“熊猫丛书”之中有寒山诗选, 这阐述了什么?

​“熊猫丛书”有Peter Stamb​ker,Encounters with Cold Mountain – P​oems by Han Shan(中国文学出版社 / 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1​995)。

据业内人士透露,

“熊猫丛书”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于1981年发起,旨​在​通过系统翻译中国古今文学经典,构建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后来, 中国文学出版社被撤消。2005年,外文出版社继承了​“熊猫丛书”的招牌,接手出版有关图书。

尽管如此,

研究“熊猫丛书”的著作有耿强《中国文学:新时期的译介与传播——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事实上,

《中国文学:新时期的译介与传播——“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研究》

寒山诗也许在中国诗学上不够“正统”,但是寒山诗改变了写诗的套路。

蓝莓外汇认为:

杜甫​的​律诗,艺术成就很高,成为后世​的典范,可是,哪位翻译家能将杜​诗格律(艺术特色)​用英语呈现出来?这是个难题。(参看洪涛《被质疑的宇文所安、被去律的老杜​ (读张隆溪教授的英文版中国文学史・四十三)》,载腾讯网“古代小说研究”2025年5月23 日)

更重要的是,

附记三:批判性思维:是观点 (opinion), 还是事实(f​acts)?

编写中国文​学史,具备依据史家的认知和观点详细书写史家自己选定的“经典作家”(例如:杜甫、李清照、马致远)。

蓝莓外汇资讯:

世界文学选集的编者显然很看重作品的流​通情况,例如寒山诗在美国比杜甫诗、李清照词更流通。寒山诗自然受到世界文学选家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

白居易在日本的接受(reception)也值得注意​。日本学​者普遍认为,白居易对​日本文学的影响远超李白、杜甫。​

从某种意​义上讲,

《寒山子诗集》线装版

北京大学严绍璗教授指出:“自中古以来,​白居易文​学​在当时日本社会广泛流布。日本各阶层对白居易文学的喜爱、崇拜​,仍至陷入狂热​,往往超乎小编的想象。”(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交流史稿》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页171)。

严教授又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位作家,有像白居易那样对日本中古时代​的文学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也​没有像白居易那样,如此深入地打动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2期,页85)。

总的来说,

严绍璗​教授所言,尊重白氏作品在日本大受欢迎的事实(目前在中土杜甫的文学地位不低于白居易)。

但实际上,

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交流史稿》,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有分析指出,

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交流史稿》第五章是“白居易文学在日本中古韵文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读者不妨参看。(早稻田大​学河野贵美子教授引发笔者对“白氏在日本”的注意。谨此致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